首页 > 动态 >

知名专家点赞 权威期刊发表:朝阳区这事儿让百姓有获得感!

发布时间:2023-05-19 11:40:52 来源:吉林新闻

近日,国内精神文明建设知名专家谭建光教授发表文章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“让群众好起来”》,中国人民大学权威期刊《精神文明导刊》专门转载。文章大篇幅点评朝阳区“文明实践赶大集”等志愿服务项目有爱心、有热情、有创新、有成效,围绕“让群众好起来”的目的,在推动科学理论贴近群众,推动社会关爱蔚然成风等方面产生可喜的影响。

谭建光教授为国内较早研究志愿服务的知名专家,先后担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、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专家组成员、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务,并多次被中央及各省市相关部门作为特邀专家进行授课指导。


(资料图片)

《精神文明导刊》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权威刊物,以“荟萃先进文化精华、展示精神文明硕果”为宗旨。传达中央政策,选登前沿性、焦点性文章,及时刊发各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方法与成功经验,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是各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良师益友。

在文章中,谭教授对于长春市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申报的“文明实践赶大集”项目给予高度认可,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。他表示,“文明实践赶大集”将新时代传播科学理论、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,与城乡群众特别熟悉和怀念的“赶集”“集市”相结合,做出了“新意思”,做出了“新活力”,具有“思想大餐、惠民长桌、健康板凳、和睦茶歇”等特色。围绕“文明实践赶大集”项目,谭教授总结了以下三点:

“大集小集一起赶,月月周周有实惠”

通过每个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示范性的“文明实践大集”,汇聚理论志愿者、专业志愿者、特长志愿者为群众服务,也给镇街、村居的“文明实践集市”提供示范引导。我们到朝阳区考察“大集”的时候,既看到有宣讲志愿者给群众讲述“学习金句”背后的故事,也看到文化志愿者现场挥毫为群众写字作画,还看到有健康志愿者为老年群众进行按摩理疗服务,医疗志愿者为群众量血压并讲解生活规律等等。这样,镇街、村居的实践所、站就能够挑选适应本社区、本村庄群众的服务项目,链接资源回去开展集市活动。

坚持“群众有需求、志愿有回应”

每次都做好“1+1+N”的结合。既传播最新的理论和政策信息,也根据“点单”群众提出的解决生活困难、缓解身体病痛等需求,不断增设新的服务项目,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欢。

“赶大集营造‘志愿家"”

即通过吸引群众、服务群众,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,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,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。如今,不仅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“赶大集”举办“志愿服务训练营”“志愿服务对话会”等,聚集人才、创新服务;而且镇街、村居的“文明实践集市”也越来越多有热心的群众志愿者自主筹划、自主兴办,形成浓厚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热潮。

最后,谭教授总结,“赶大集”实施以来累计开展各项服务活动40余场次,动员各类组织团队300支,服务城乡群众5万人次。我们发现,这种“文明实践赶大集”的活动,就是让群众在热热闹闹、熙熙攘攘中有收获、有满足,既能够获得思想上的启迪、精神上的愉悦,也能够获得生活上的好处、健康上的益处。

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
近年来,长春市朝阳区始终坚持围绕“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”的工作总目标,突出首善定位,发挥资源禀赋优势,通过中心“三馆一园”升级改造强化阵地功能,在统筹资源上下功夫,打造文明实践“新阵地”;在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上下功夫,强化文明实践“新动能”;在创新活动制度上下功夫,构建文明实践“新模式”;在立足群众实际上下功夫,培育文明实践“新品牌”。通过开展“聚力行动”整合全区全域资源、发起“志愿·家”等引领行动带动全区全域力量,充分发挥中心在阵地体系中的中枢引领作用,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深化,切实打通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来源:长春朝阳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2015-2022 西南消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